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旧版网站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海洋研究院组织开展庆祝“三八”国...
3月6日下午,海洋研究院工会开展“为美好‘花’点时间”-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文化活动,海洋研究院女教职工踊跃参加了活动。 本次插花活动旨在丰盈教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教师高尚的情操,促进全院女教工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女教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中。 本次活动特邀专业花艺师为老师们科普花卉养护知识,并进行创意插花DIY活动。在花艺师的精心指导下,洋甘菊
发表时间:2023年03月10日

海洋研究院海洋碳汇团队海岸带微型...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加剧,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社会面对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海岸带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全年有机碳埋藏量可以达到0.08-0.22 Pg,大约为陆地全年净碳埋藏量的10%。重要的是,该区域的有机碳存储功能与微型生物活动息息相关。因此研究海岸带微型生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海岸带碳汇能力极其重要。近日,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海洋碳汇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所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26日

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
致力高新海洋技术,打造智能工程装备,山东大学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团队汇聚一批海洋装备研发英才,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研究团队现有教授1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3人、高工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现有研究生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34人。近年来,刘延俊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与装备、深海探测取样技术与装备、流体动力控制、波浪升沉补偿系统等领域,联合浙江大学
发表时间:2018年11月25日

山东大学联合申报的自然资源部滨海...
近日,山东大学与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吉林大学联合申报的“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积极突破。 此次获批的“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面向国家海洋战略重大需求,服务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综合开发利用,围绕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地质安全等领域
发表时间:2021年07月04日

海洋碳汇研究
聚焦海洋碳汇研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海洋碳汇研究团队以海洋中碳的迁移和转化过程机制研究为引领,依托生态系统水平模拟实验,着眼国际化,重点研究海洋惰性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成因、惰性有机碳主线上的生物组学与化学组学耦合过程、全球气候变化大框架下的碳循环等重大科学问题。该研究将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增加气候谈判筹码、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正在建设的“海洋气候环境模拟实验体系(MECS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30日

海洋地质与工程研究
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呼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决策,遵循山东大学服务海上山东战略部署,致力于海洋地质、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开发及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秉承“以地质为基础、以力学为手段、以工程为背景、以生态为导向”的研究理念,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在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质运移、海底隧道、城市地铁建设等方面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论文180余篇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30日

海洋腐蚀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
主要致力于探索海洋工程装备的腐蚀机理以及防腐蚀技术研发;开发船舶压载水、海上生活污水、船舶废气等处理新技术;研究海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与治理防控方法。 研究方向 1. 海洋工程装备腐蚀与防护 海洋环境中金属的腐蚀失效机制及防腐蚀技术研发 低、高温电化学保护材料的活化及失效机制 2. 压载水与海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对生物的处理机制 电化学方法处理海上生活污水机制 3. 船舶废气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30日

海洋环境模拟实验体系(MECS)
MECS(海洋气候环境模拟实验体系,Marine Environmental Chamber System)针对海洋气候生态环境模拟、地球重大历史事件反演、未来海洋可持续发展等海洋科学问题的大型实验体系,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MECS可以通过环境参数的全面调控,模拟全球变暖、海洋酸化、海洋缺氧、硫化海洋等重大地球事件,不仅是研究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预测未来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30日

戈登论坛介绍(GRC)
作为有80余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学术品牌,戈登论坛(GRC)是全球学术前沿的永久性论坛,包括220个学科前沿论坛,是世界唯一资助学科论坛的高端非盈利机构,备受全球学者推崇。GRC为前沿学科打造了高端、严谨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学科方向和发起人要求极为严格,新兴学科论坛的审核非常苛刻。GRC永久资助论坛的批准,一般需6年周期,需经过严格的提案、评审、论证和两次国际预演考察。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科学前沿论坛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30日

海洋信息技术研究
海洋信息技术研究团队主要研究微流控芯片、海洋船舶故障诊断、海洋可再生能源系统、海洋信息网络系统、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与预警、海水淡化等信息技术,并研制相关装备。 建有微流控生物芯片与系统实验室、光纤检测实验室、电子材料制备实验室、信息物理系统实验室、智能控制实验室、智能探测实验室和智能计算实验室,在IEEE Trans. Cloud Computing、IEEE Trans. Smart Grid
发表时间:2018年11月25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
2019年3月1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可长效自主运维的智能深远海养殖平台与渔业资源开发技术合作”2019年度项目学术交流会议在山东大学学府大酒店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单位有:山东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天津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青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等,会议由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教授刘延俊主持。 17日上午,会议开始,刘延俊教授介绍了中方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19日

第三届中韩海洋能研讨会圆满结束
10月9日到12日,第三届中韩海洋能研讨会(The 3rd China-Korea Marine Energy Workshop)圆满结束。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主办,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协办。来自中韩双方高校及研究机构
发表时间:2019年10月14日

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第四次学...
2018年11月25日,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举办了本学期第四次学术交流会议。此次学术讨论会议采取视频形式,于青岛与济南两地远程同步进行。团队负责人刘延俊教授、李世振副教授及研究中心的各成员共计39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内容为团队新进力量吉晨老师、郭磊老师为大家分享个人研究经历,传播宝贵的研究经验,规划未来研究方向,旨在加强团队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团队管理模式,以提高
发表时间:2018年11月28日

山东大学承办雁栖湖国际学术交流会...
9月17日至19日,由山东大学承办的雁栖湖国际学术交流会—陆海统筹论碳汇分会在青岛举行。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前法国Villefranche海洋学实验室主任Louis Legendre,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海洋科学研究中心Richard Rivkin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等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期间,与会
发表时间:2017年09月25日

海洋研究院海洋碳汇团队师生受邀参...
10月20日-21日,海洋研究院胡玉斌老师带领海洋碳汇2016级博士研究生刘代喜、2017级硕士研究生任宏伟前往中国海洋大学参加第七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研究生论坛暨第五届“海川青年”论坛,该论坛为了给研究生搭建一个展示及交流的平台,加强研究生跨校之间交流与研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研究生的学术表达能力。该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与会的师生有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26日

共有 68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46 页   当前第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