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海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青春海洋 >> 正文
海洋研究院“海青论坛”走近海洋系列讲座开讲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1日 16:33    作者:    点击:[]


为深入推进学科汇聚融合交叉发展,近日,海洋研究院邀请校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通过“海青论坛”举办“走近海洋”系列讲座,不断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引领相关学科走向海洋。

智能海洋:人工智能——腿臂协同作业机器人研究

近期,海洋研究院有幸邀请到了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贻斌教授为研究院师生开展了“人工智能——腿臂协同作业机器人研究”讲座。李贻斌教授作为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先进工作者、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学进步奖,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液压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样机,为中国机器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IMG_256

图1李贻斌教授

李贻斌教授首先从仓储服务、工业生产、灾害救援和军警作业等多个方面的应用场景入手,介绍了足+臂相关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揭示了腿臂协同机器人存在的技术难点,并提供了新型解决思路,使同学们对当前移动作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有了充分了解。

10

图2腿臂机器人

接着,他从具体的建模和控制方法出发,展示了机器人设计及分析过程中的独特魅力。单独的腿臂协同机器人,就涉及到了力学、运动学、机械结构、控制等多个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激起了同学们对学院学科交叉发展的道路自信。同时,同学们也了解到在实际应用中,只有扩宽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及时将问题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将理论“变现”,创造科研价值。

qt_temp

图3机器人设计框架

随后,李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退避协同机器人仿真结果和物理验证的相关成果,点燃了同学们对机器人方向的科研热情。

41

图4机器人野外实验

同时,针对我们海洋研究院的发展特点,李贻斌教授指出机器人技术与海洋相结合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机器人技术研究方向有水下作业机器人系列,海洋监测机器人系列,水下水上救援机器人系列,海上养殖机器人系列,海域作战类机器人,海底资源探测、开发、运输机器人,海底无人化智能工厂等,这些都是意义重大且有广阔研究前景的工作。

在国家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十四五”实施方案中,深远海大规模自组织机器人集群作业系统与港珠澳大桥运维机器人与我们海洋研究院的研究内容息息相关。海洋能源开发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有效保障手段,是国家民族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深远海站点、水下机器人常驻作业集群是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和装备。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全程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保证港珠澳大桥安全运营是建成后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面临检测及维护时间与空间均受限、检测过程对安全性和时效性要求高等诸多挑战。开展港珠澳大桥系列检测机器人研究,采用桥梁安全检测与预警机器人,可以实现桥梁安全的精确、高效和智能化检测。

李贻斌教授为研究院师生带了一场内容详细、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精彩讲座,同时也对机器人技术与海洋相结合的广阔前景做出了展望。在此次讲座中研究生们受益匪浅。作为海洋研究院的一员,我们将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十四五”计划、国家的海洋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徐德威 郭声琨

上一条:海洋研究院青年学生举行升国旗主题团日活动 下一条:守望海洋志愿者协会圆满结束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   地址: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公路72号山东大学(青岛)海洋研究院K3楼   邮编:266237   [网站管理]   [会议室预约]
电话:0532-58633267(院办)0532-58633226(实验室)  传真:0532-58633218   邮箱:imst@sdu.edu.cn   鲁ICP备案05001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