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与山东省第四地...
|
11月12日-13日,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与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在潍坊举行共建“山东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及参建“高分潍坊中心”签约仪式。 11月12日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与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就共建“山东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进行签约仪式并授予基地校外合作导师聘书。该基地依托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主要面向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海洋地质、海洋工程等相关专业,并聘请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 |
|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6日 |
|
海洋碳汇实验平台
|
平台简介 海洋碳汇实验平台以海洋中碳的迁移和转化过程机制研究为引领,依托生态系统水平模拟实验,重点研究海洋惰性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成因、惰性有机碳主线上的生物组学与化学组学耦合过程、全球气候变化大框架下的碳循环等重大科学问题。目前着重从微生物海洋学角度研究海洋碳汇过程,已配备流式细胞仪、DNA扩增仪、凝胶成像系统、倒置相差显微镜等多种大型科研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 流式细胞仪 仪器中文名 流式细胞仪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06日 |
|
智能海洋机电装备研究平台
|
智能海洋机电装备研究平台 现代海洋作业活动规模不断增大,海洋能发电、深海探测与取样以及海洋矿物开采等科研活动都在迅猛发展,而这些海洋作业活动的实现与保障都离不开海洋装备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各国高度重视海洋能开发利用。国家海洋局印发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将着力推进海洋能工程化应用,实现海洋能装备稳定发电;在海洋探测取样装备与技术领域,我国深远海探测装备核心部件90%以上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04日 |
|
微流控芯片技术、信息与系统研究平台
|
平台简介 微流控芯片技术指把生物、化学和医学分析过程过程的用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芯片上,由微纳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是集常规生物或化学实验室的各种功能于一体,可快速完成制备和分析的微型“试验室”,是一种涉及生物、化学、医学、物理、电子、材料与机械多学科交叉的新兴技术。在生物、化学、医学、海洋、环境、食品卫生等领域有着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04日 |
|
海洋地质与工程研究平台
|
平台简介 海洋地质与工程研究平台聚焦海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质基础与工程应用综合研究,致力于解决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切实问题。目前侧重于海洋岩土力学、宏细观流-固耦合及海洋地质力学等科学问题,海洋地质与工程研究实验室已配备有伺服电机控制动三轴试验系统(DYNTTS)、GDSRCA共振柱测试系统、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以及无侧限压力仪、直剪仪、高压 |
|
发表时间:2019年02月24日 |
|
海洋测控研究平台
|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逐步从近海走向远洋、从区域走向全球、迫切需要提高海洋感知能力。海洋测控研究平台包括海洋信息、智能计算、微流控芯片信息与系统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海洋信息研究方向 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旨在构建海洋天、空、海、岸及水下综合立体观测系统,观测海洋空间、环境、生态、资源等各类数据,整合先进的海洋观测技术及处理手段,实现高密度、多要素、全天候、全自动的海洋立体观测。 团队由贾磊教授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04日 |
|
海洋腐蚀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平台
|
平台简介 海洋腐蚀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平台先配备有多台套电化学测试工作站、分光光度计、厌氧培养箱、超声波细胞粉碎机、高压灭菌锅、振荡培养箱、高速桌上型冷冻离心机等仪器和设备。开展海洋工程装备的腐蚀机理以及防腐蚀技术研究,开发船舶压载水、海上生活污水、船舶废气等处理新技术、以及新型海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与治理防控研究。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仪器中文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仪器英文名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04日 |
|
海洋研究院扎实推进实验室安全体系...
|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我校《关于开展实验室6S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山东大学实验室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落实实验室组织管理体系,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推进实验室6S管理,更好地做好办公室和实验室安全卫生,海洋研究院就实验室安全工作和仪器核查提早做工作动员和检查分工,扎实推进实验室安全专项活动和6S中期督查工作。 4月18日上午,海研院党委书记张振山带领实验室安全和6S工作小组成员和老师对我院实验室 |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2日 |
|
海洋碳化学实验平台
|
平台简介 海洋碳化学实验平台组建于2016年,侧重于海洋碳循环体系的化学过程研究。目前已配备颗粒有机碳同位素分析仪(元素分析仪+光腔衰荡光谱CO2同位素分析仪)、海水碳酸盐体系高精度分析系统等高端大型测试分析仪器,能够开展海水碳酸盐体系、沉积物及悬浮颗粒有机碳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海水CDOM等方向的研究。 仪器设备 颗粒有机碳同位素分析仪 仪器中文名 颗粒有机碳同位素分析仪 仪器英文名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04日 |
|
海洋研究院积极推进实验室6S管理工作
|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实验室安全常态化管理机制和提升实验室管理质量和水平,海洋研究院统一部署,积极参加青岛校区组织的实验室6S管理培训工作和阶段审核,不断宣传6S管理理念,稳步推进研究院实验室6S管理工作。 周一校区6S审核小组到我院海洋碳汇-微型生物生态实验室(310)审核1S-3S建设阶段工作。310实验室参加了校区实验室6S建设试点。1个月来在导师徐永乐带领下,全室师生 |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29日 |
|
海洋研究院部署落实实验室安全月和...
|
虽然本学期工作快接近尾声,然而海洋研究院实验室安全工作却一直没有放松。近日,为积极落实“实验室安全月”,迎接“教育部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实验室安全专项行动工作有关要求,研究院多次安排专项会议布置和推进安全工作。 6月16日,海洋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振山率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张书记强调实验室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应继续完善管理体系,系统研判实验室风险点和危险源,制定风险防控 |
|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2日 |
|
海洋研究院荣获山东大学实验室工作...
|
近日,山东大学对在实验室管理和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报表彰,海洋研究院荣获“山东大学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几年来,海洋研究院一直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在学校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关心指导下,按照一流的标准推进实验室平台建设,不断促进海洋学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同时,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坚持网格化体系建设,责任落实到人,不留死角,不断夯实基础,提升各实验室/平台管理水平 |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7日 |
|
海洋研究院“安全教育月”活动顺利结束
|
新学期伊始,学校在总体国家安全、校园安全、实验室安全工作方面高度重视,多次下发文件和通知加强安全工作。为了全面统筹推进发展与安全工作。海洋研究院在四月份全面组织了“安全教育月”活动,切实以安全为抓手,强化师生安全责任意识,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实验室6S建设理念,理顺安全工作流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一、领导部署 周密安排 4月初,海洋研究院以全员签署“安全工作责任书”为契机,积极部署 |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06日 |
|
海洋研究院扎实抓好全面安全工作
|
近期,随着寒假工作全面启动,海洋研究院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常态化防疫下和寒假期间实验室安全和公共安全工作。针对研究院理工交叉实验室类型多,专业方向多、学生多管理复杂的特点,领导重视,团队配合,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大胆创新,动员实验室师生积极参与合作,安全检查不留死角,寒假学生情况及时掌控,科研进展有条不紊。 一、安全教育抓落实 提高意识是关键 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张振山多次召开 |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31日 |
|
海洋研究院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
|
新学期开始,海洋研究院积极开展新生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于开学第一周组织了校园安全、消防安全、消防演习等系列安全教育活动。 9月26日上午,海洋研究院组织开展新进师生实验室安全培训讲座,由实验室主管、出海安全主管、电气主管等教师主讲。除传统的实验室安全和用电安全培训外,首次将出海安全和保密安全教育纳入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实验室主管老师宋桂雪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研究院实验室管理体系以及实验室安全 |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29日 |
|